一、学科简介
教育学学科是聊城大学设置最早、办学实力最强的优势学科之一。2010年,我校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高等教育学是二级学科硕士点。本学科依托于聊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建有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高等教育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现有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治理、比较高等教育、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等四个培养方向,各方向设置结构合理,方向之间又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性与互动性,研究特色鲜明,优势明显。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9人,另有3人在读博士,高级职称8人,其中教授4人。同时聘请刘献君、邬大光、别敦荣等20余名国内外知名高等教育专家担任本学科兼职教授。近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数十篇。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经费充足,学术成果丰硕。
研究生课程设置注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先进性,人才培养质量较高,毕业研究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二、培养目标
致力于培养能够胜任高等教育管理、科研、教学以及相关文化教育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恪守学术规范、勇于探索创新;扎实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础理论、系统知识和科学方法;熟悉其他相关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高等教育教学技能技巧;能够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高等教育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具备在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方向
(一)高等教育理论
主要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价值和理念,高等教育基本规律,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等。侧重于大学的理念、制度、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等研究。
高等教育治理
主要研究高等教育内外部治理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了解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状及影响高等教育治理的因素,注重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去分析、研究高等教育治理实践中的有关现象与问题。侧重于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高等教育评估、现代大学制度、院校研究等研究。
比较高等教育
主要研究国际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探索其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认识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完善高等教育的内部机制,为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服务。侧重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经验、“一带一路”与高等教育、世界一流大学个案研究等研究。
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
主要研究高等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教育中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变迁、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理论变革等研究。侧重于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学习行为、教育模式等问题的研究。
四、学制及在校年限
本专业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规定学制内未完成学业,可申请延长修学年限,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自筹。研究生在校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5年后,按相关程序注销其学籍。
对于学习和科研成绩特别优秀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规定,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
五、培养方式
1.充分发挥文献阅读在深化和拓宽硕士研究生学科基础知识方面的作用。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阅读本专业必读书目。每位硕士研究生在每学期结束前提交一份不少于五千字的文献阅读报告,该报告为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的必要依据;
2.强化导师指导下的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指导导师根据硕士研究生个人学科基础程度、职业发展方向、研究兴趣专长等因素,指导每个硕士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补修本科阶段的相关课程。个人学习计划须在新生入学一个月内完成,并提交研究院备案;
3.采用导师个人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组对硕士研究生论文的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等环节进行集体指导,侧重于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训练,培养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硕士研究生深入高等教育实践,关注高等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意识和运用所学理论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
5.倡导导师组联合授课;倡导教学方式多元化,采用专题讲授、讨论互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
六、学分要求
本专业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获得学位所需的学分,包括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两部分,二者不能相互替代。研究生在毕业资格审查前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学分,否则学位论文不予外审,不允许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学位课程至少修满23学分,非学位课程至少修满8学分,培养环节3学分,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报考的学生需要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3门,不计学分。
七、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成绩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成绩60分为合格,成绩合格获得学分。培养环节中学术活动、实践活动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合格获得相应学分。
学位课程不允许申请免修。课程考核成绩不合格须随下一级重新修读,学习成绩单中此门课程显示重修。因成绩不合格且在毕业资格审查前未完成重修者,应申请延期毕业。
八、培养环节
(一)学术活动
学术学位研究生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做学术报告等。在读期间,应参加至少10次的学术讲座,主讲不少于2次的学术报告。导师负责考核评价,通过者获得1学分,学术活动材料学院存档备查。
(二)实践活动
参加不少于32学时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是高校管理部门见习实习、辅助导师的教学与科研,有计划地参加本科生的学术讨论或科研实践;科技创新活动;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
社会实践考核由接受硕士研究生参与实践的部门、指导教师、导师综合评定。在毕业论文答辩以前,完成1篇不少于30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合格获得1学分。
(三)中期筛选
中期筛选具体工作,按《聊城大学关于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筛选的意见》(聊大校发[2004]135号)文件执行。
(四)科研成果
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在正规期刊上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获得发明与本专业相关的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或取得通过厅级及以上鉴定的应用性研究成果或社科研究成果;或正式出版学术著作。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取得专利、应用性研究成果、出版著作等必须以聊城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且研究生独立或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九、学位论文
(一)论文开题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须在第三学期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通过开题报告论证,制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从通过开题论证到定稿提交,应有一年以上的写作时间。
(二)论文中期检查
导师组根据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中期检查一般在第五学期末完成。
(三)毕业资格审查和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申请
第六学期4月份,研究生向学校提出毕业及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学院按照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审查研究生的毕业资格,经研究生处审核通过,方可取得参与学位论文外审、答辩的资格。
(四)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
论文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按照《聊城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细则》及相关文件要求进行。
高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时 |
学 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
学位课程 |
公共必修课 |
16000004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2 |
考试 |
必选 |
||
1600000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
16000001 |
研究生英语(一) |
48 |
3 |
1 |
||||||
16000002 |
研究生英语(二) |
48 |
3 |
2 |
||||||
基础课 |
16040101 |
中外教育史 |
32 |
2 |
1 |
考试 |
必选 |
|||
16040102 |
教育哲学 |
32 |
2 |
1 |
||||||
16040103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32 |
2 |
1 |
||||||
专业课 |
19270001 |
高等教育学 |
32 |
2 |
2 |
考试 |
必选 |
|||
19270002 |
高等教育管理学 |
32 |
2 |
2 |
||||||
19270003 |
比较高等教育 |
32 |
2 |
2 |
||||||
19270004 |
高等教育经济学 |
32 |
2 |
2 |
|
|
||||
非学位课程 |
公 共选 修 课 |
16000006 |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 |
32 |
2 |
3 |
考查 |
选1门 |
||
16000007 |
创新就业指导 |
32 |
2 |
4 |
||||||
|
专业选修课 |
|
||||||||
19270005 |
教育人工智能 |
32 |
2 |
3 |
考查 |
选3门 |
||||
19270006 |
高等教育社会学 |
32 |
2 |
3 |
||||||
19270007 |
大学课程与教学 |
32 |
2 |
3 |
||||||
19270008 |
大学战略与规划 |
32 |
2 |
3 |
||||||
19270009 |
院校研究 |
32 |
2 |
3 |
||||||
19270010 |
高等教育评估 |
32 |
2 |
3 |
||||||
19270011 |
高等教育名著选读 |
32 |
2 |
3 |
||||||
19270012 |
中外高等教育史讲座 |
32 |
2 |
3 |
||||||
|
|
19270013 |
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 |
32 |
2 |
3 |
||||
|
19270014 |
制度理论与高校组织管理 |
32 |
2 |
3 |
|||||
19270015 |
大学生发展心理学 |
32 |
2 |
3 |
||||||
|
|
19270016 |
高等教育哲学 |
32 |
2 |
3 |
||||
19270017 |
高等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
32 |
2 |
3 |
|
|
||||
培养环节 |
S19270001 |
学术活动 |
学术报告(听10次) |
|
1 |
1-5 |
考查 |
必选 |
||
学术讲座(做2次) |
||||||||||
S19270002 |
中期筛选 |
|
1 |
4 |
考查 |
|||||
S19270003 |
实践活动 |
教学实践 |
32 |
1 |
1-5 |
考查 |
||||
社会实践 |
||||||||||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补修课程 |
19270018 |
教育管理学 |
48 |
0 |
1-2 |
考查 |
不计学分 |
|||
19270019 |
教育学原理 |
48 |
0 |
1-2 |
||||||
19270020 |
教育心理学 |
48 |
0 |
1-2 |
||||||
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目录
序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
作者或出版单位 |
备注 |
---|---|---|---|
1 |
经济学 |
[美]萨缪尔森,商务印书馆,1981 |
|
2 |
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学 |
周春华,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
|
3 |
管理行为 [美] |
西蒙,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
|
4 |
比较高等教育 |
薛天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
|
5 |
中国高等教育史 |
熊明安,重庆出版社,1988 |
|
6 |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
陈学飞,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
|
7 |
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 |
[美]伯顿•克拉克,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
|
8 |
大学的功用 |
[美]克拉克•克尔,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
|
9 |
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 |
曲士培,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
|
10 |
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 |
[美]伯顿•克拉克,王承绪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
|
11 |
新编高等教育学 |
潘懋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
|
12 |
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
[荷]弗兰斯•范富格特,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
|
13 |
高等教育学 |
王伟廉,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
|
14 |
高等教育哲学 |
[美]约翰•S•布鲁贝克,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
|
15 |
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 |
[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
|
16 |
大学的使命 |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
|
17 |
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 |
[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
|
18 |
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
[美]德里克•博克,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
|
19 |
大学的理想 |
[英]约翰•亨利•纽曼,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
|
20 |
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 |
潘懋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
|
21 |
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 |
[美] 克拉克•克尔,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
|
22 |
美国高等教育 |
[美]罗伯特•M•赫钦斯,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
|
23 |
高等教育管理学 |
薛天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
24 |
再生产 |
布迪厄,商务印书馆,2002 |
|
25 |
组织的管理 |
[美]德鲁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
|
26 |
大学的逻辑 |
张维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
27 |
规划:发展战略的力量 |
[美]明茨伯格,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
|
28 |
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 |
[法]布迪厄著,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 |
|
29 |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 |
曲士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
|
30 |
高等教育公司:营利性大学的崛起 |
[美]鲁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
31 |
外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
贺国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
|
32 |
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 |
[美]詹姆斯.杜德斯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
|
33 |
大学之理念 |
[德]雅斯贝尔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
|
34 |
大学的兴起 |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著,梅义征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 |
|
35 |
人力资本理论 |
[美]加里•贝克尔,中信出版社, 2007 |
|
36 |
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 |
[美]大卫•科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
37 |
学术资本主义 |
[美]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
38 |
哈佛规则 |
[美]理查德•布瑞德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
39 |
美国大学时代的学术自由 |
[美] 沃特•梅兹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
|
40 |
美国高等教育通史 |
[美] 亚瑟•科恩,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
|
41 |
高等教育理念 |
[英] 罗纳德•巴尼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
|
42 |
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 |
[美]劳伦斯•维赛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
|
43 |
大学与市场的悖论 |
[美]罗杰•盖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
|
44 |
高等教育社会学 |
[美] 帕翠西亚•冈伯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
|
45 |
美国高等教育史 |
[美] 约翰•塞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
|
46 |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 |
[英]斯密,商务印书馆,2014 |
|
47 |
组织与管理 |
[美]巴纳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
|
48 |
美国大学之魂 |
[美]乔治•M.马斯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
|
49 |
经济学原理 |
[美]曼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
|
50 |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 |
王作冰,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
|
51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导论 |
姚海鹏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
|
52 |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大数据发展与应用研究 |
孙凤芝,中国商务出版社,2018 |
|
53 |
教育大数据入门 |
龚春燕,重庆出版社,2018 |
|
54 |
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
[美]瑟夫E奥恩,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
|
55 |
教育研究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 |
|
56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
清华大学 |
|
57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北京大学 |
|
58 |
教育发展研究 |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
59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华东师范大学 |
|
60 |
江苏高教 |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
|
61 |
高等教育研究 |
华中科技大学、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 |
|
62 |
中国高等教育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
63 |
中国高教研究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
64 |
黑龙江高教研究 |
哈尔滨师范大学和黑龙江高教协会 |
|
65 |
高教探索 |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
|
66 |
复旦教育论坛 |
复旦大学 |
|
67 |
现代大学教育 |
中南大学 |
|
68 |
大学教育科学 |
湖南大学 |
|
69 |
高教发展与评估 |
武汉理工大学 |
|
70 |
高校教育管理 |
江苏大学 |
|
71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华中科技大学 |
|
72 |
现代教育管理 |
辽宁教育研究院 |
|